365网新闻_365防伪查询系统_日博365邮箱统计局关于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3年2月28日)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深入研究探索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推进宁德第二层面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积极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台风灾害的挑战,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快改革和对外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加快的发展势头,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 综合
国民经济适度较快增长。从全年走势看,整体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快的特征。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4.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增幅提高0.3个百分点,达到全年预期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50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81.59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94.53亿元,增长1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00 元,比上年增长8.7%。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9.8%、32.6%和37.6%调整为28.0%、33.4%和38.6%。
市场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受义务教育杂费和水费上调影响,物价总水平虽略有回升,但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1%,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3%。分项目看,除食品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6.2%外,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居住等价格均有所下降。
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全市90%以上国有工业劣势企业实现了改制或退出市场,内贸、建筑、农业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有序展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公务员医疗补助、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等多层次医保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建设成效显着。市级基本完成机构改革,县、乡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展开。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的市投资服务中心,投资软环境逐步改善。
劳动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44.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1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3.44万人,减少0.36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5.47万人,继续比上年减少;私营个体从业人员7.97万人,比上年末略有增加。全市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44家。2002年7月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面关闭,上半年全市为694名在中心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55.74万元,中心关闭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积极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特困职工挂钩帮扶活动和再就业援助行动。全年慰问特困职工4929人,发放慰问金167万元;组织企事业单位与200名特困下岗职工结对子帮扶;全年有5354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援助服务,有1195名援助对象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缺乏体制和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国有控股企业效益不理想,电力行业普遍亏损;投资领域开拓不够,项目开发储备不足,投资需求有弱化趋向;地方财力不足,财政仍然比较困难;市场行为不够规范,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经济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1.72万亩,比上年减少16.10万亩,下降5.4%;非粮作物种植面积131.34万亩,增加6.10万亩,增长4.9%。其中,蔬菜面积在基地化生产和龙头企业带动下扩大到94.91万亩,比上年增长7.9%。粮食与非粮作物的种植结构由上年的70.4:29.6调整为68.2:31.8。主要农产品产量除粮食、甘蔗、烟叶比上年减产外,油料、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粮食产量88.61万吨,比上年减产6.4%。粮食优质品率明显提高。水稻优质率达73.2%,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茶叶生产形势好转,全年产量比上年增长3.4%。水果生产继续较快发展,产量比上年增长8.9%。食用菌生产随着市场价格回升,遏制了持续两年的下滑态势,全年产量增长7.6%。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043公顷,成林抚育面积2.03万公顷,年末封山育林面积10.05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9%。主要林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全年油桐籽产量718吨,比上年增长4.7%;油茶籽3541吨,增长1.6%;竹笋干4724吨,增长18.5%;板栗1297吨,增长16.1%。
畜牧业生产明显加快。全年肉蛋奶总产量9.81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肉类产量7.79万吨,增长7.7%;禽蛋1.78万吨,减少4.7%;奶类0.24万吨,增长4.2%。
渔业生产受台风灾害影响低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72.89万吨,比上年增长1.5%,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13万吨,增长8.3%;海水产品产量69.76万吨,增长1.3%。在海水产品中,海洋捕捞29.77万吨,减少0.8%;海水养殖40万吨,增长2.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4.3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农用拖拉机1.18万台,增长3.5%;农用载重汽车972辆,增长5.6%;全年农村用电量4.93亿千瓦小时,增长8.0%。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9.38万公顷,增长1.2%;节水灌溉面积2.20万公顷,增长3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9.39亿元,增长26.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22.08亿元,增长17.8%;集体企业总产值1.93亿元,下降4.1%;股份制企业总产值34.10亿元,增长3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14.20亿元,增长21.8%。轻工业总产值21.07亿元,增长35.6%;重工业总产值48.32亿元,增长22.4%。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石板材、电机电器和船舶修造三大优势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7.9%。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增加值1.47亿元,增长58.2%;实现销售收入4.06亿元,增长47.9%。企业规模明显扩大。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5家,比上年末增加23家;实现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7.7%提高到31.0%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8.37,比上年提高15.07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9.15%,比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0.41%。全年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3.1%,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3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下降5.1%;亏损企业亏损额1943万元,下降42.4%。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110个,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347个,招标投标面为31.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3.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房屋竣工面积44.44万平方米,下降5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7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52.98亿元,增长5.1%;城乡集体经济投资10.08亿元,增长18.7%;城乡居民个人投资7.67亿元,下降6.1%。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受福宁高速公路投资高峰期结束的影响,完成31.6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更新改造投资10.37亿元,增长19.9%;房地产开发投资10.94亿元,增长67.3%。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础产业得到加强,生产性投资明显回升。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1.25亿元,比上年增长90.4%;制造业完成投资5.18亿元,增长95.7%,其中电力工业投资增长13.3%,化学工业投资增长11.5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9.4倍;社会服务业投资增长42.7%;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投资增长48.3%;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24.96亿元,下降21.1%。
商品住宅产销两旺。全年商品住宅完成投资5.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0%;当年住宅施工面积55.95万平方米,增长1.3倍。商品房销售面积41.76万平方米,增长28.0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3.41万平方米,占80%,增长38.1%。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全年29个在建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8.70亿元,占年计划的92.9%;共到位资金25.4亿元,占年计划的82.2%。其中,福宁高速公路、穆阳溪梯级水电站二级周宁电站、赛江下游防洪一期工程、宁德长兴城商贸中心广场等5个“保进度”项目进展顺利;省重点项目福宁高速公路全年完成投资18.36亿元,完成年计划102%,累计完成投资58.63亿元,占项目计划总投资的72.3%;宁德城澳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寿宁双湖公路、福鼎太姥山旅游公路、东侨路网二期工程、东侨“中国红”家居材料批发市场、闽东电机电器批发市场、福鼎市体育馆、福安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东侨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周宁农业科技园区等17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重点前期项目取得新进展,温福铁路已获国务院批准立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回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0亿元,比上年增长8.7%,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9.8 %。分城乡看,市县消费品零售额55.00亿元,增长9.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0亿元,增长7.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3.74亿元,增长8.2%;餐饮业10.92亿元,增长12.7%;制造业1.82亿元,增长6.2%。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零售额13.78亿元,下降6.9%;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69.92亿元,增长12.4%,其中私营经济零售额增长49.5%,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9.5%。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下降,经济效益回升。1—11月份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9.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其中批发业下降1.1%,零售业下降17.7%。因地产烟热销和石油价格上涨,企业效益有所回升。企业毛利率10.7%,其中批发业10.6%,零售业11.3%;经营费用率2.9%,其中批发业2.6%,零售业6.0%;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其中批发业增长49.8%,零售业下降6.5%。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增势强劲。全年外贸出口总值1.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4%,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出口4031万美元,增长52.8%;生产企业出口3439万美元,增长74.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265万美元,增长24.1 %。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工业制成品比重大幅提高。全年机电产品出口66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3 %,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已跃居各类商品之首,达45.2 %。
外商直接投资稳定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项目32项,比上年增长33.3%;合同外资金额8538万美元,增长37.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861万美元,增长14.6%。合同项目平均规模为266.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在新签利用外资合同中,投向第一产业的合同外资金额2113万美元,增长13.4倍;投向第二产业的合同外资金额1751万美元,下降26.1%;投向第三产业的合同外资金额4674万美元,增长26.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8.0%。
综合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不含村道)达3553.54公里,村道达2200.85公里;经省认定的年末港口吞吐能力 216万吨,泊位64个。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3.7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公路7.75万吨公里,增长1.0%;水运16.02万吨公里,增长52.5%。旅客周转量完成25.6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公路25.39万人公里,增长15.5%;水运0.30万人公里,下降17.8%。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85.38万吨,比上年下降29.0%。
邮政实现扭亏增盈,通信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全年收支差额57万元,顺利实现扭亏增盈。年末拥有邮政自办局(所)131处、电子化支局47个、邮路2596公里、农村投递线路11849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65.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7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3.9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1.35万户,城乡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20.07部。移动电话用户达43.5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3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3.39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4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7.8%。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资源开发和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以太姥山为主体的“山海川岛”一体化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接待过夜旅游人数50.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国内旅游人数50.48万人次,增长28.6%;境外游客0.34万人次,下降5.2%。接待境外游客中,外国人0.12万人次,增长42.6%;港澳台同胞0.22万人次,下降7.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2亿元,增长11.5%。财政支出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8.7%。税务部门组织各项收入12.78亿元,比上年增长9.0%。税务部门组织的收入中,地税部门组织收入7.74亿元,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6.23亿元,增长10.7%;国税部门组织收入5.04亿元,增长9.4%,其中税收收入5.02亿元,增长9.5%。
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快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7.35亿元,比年初增加28.32亿元,增长26.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8.48亿元,增长2.5%,增幅大大减缓;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69亿元,增长20.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0.30亿元,比年初增加19.12亿元,增长21.0%。贷款投向重点突出,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短期贷款平稳增长。全年基本建设贷款增加7.13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7.3%;个人消费贷款增加6.32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3.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36亿元,汽车消费贷款增加0.55亿元。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仅增加0.61亿元,增长5.6%;商业贷款减少1.08亿元,下降10.7%;农业贷款增加3.23亿元,增长30.8%,占新增贷款的16.9%;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增加0.87亿元,增长62.6%。货币投放量增加,全年银行现金净投放14.50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79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4295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387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3908万元。全年财产险赔款6862万元,人身险赔款1991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89万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1万人。水产、茶叶、食用菌、建筑建材等重点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取得成果,并得到推广实施,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全市31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共有科技活动人员385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19人,占56.9%;全年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3515万元,比上年增长83.4%,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增长65.8%,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增长91.1%。福建三祥冶金有限公司被确认新增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质量技术监督和标准化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共有8家企业的9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并经注册发证;有13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有6家企业的6项产品通过质量认证。全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检验产品502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8.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监督检验商品479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7.4%,提高11.4个百分点。全年实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65万台件。《杏鲍菇》、《鸡腿蘑》、《二都蚶》产品标准通过省地方标准审定,《古田银耳》提升为国家标准,已通过专家审定,古田银耳的“原产地域保护”报送国家局已公示。创名牌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有11项产品荣获2002年省政府公布的名牌产品称号。民间质量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365网新闻_365防伪查询系统_日博365邮箱质量技术监督协会和蕉城区质量促进协会,福鼎市荣获全国“质量立市”先进县(市)称号。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7%,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初中辍学率2.45%,下降0.43个百分点。全市小学在校学生34.15万人,比上年增加5834人;初中(含职业初中)在校学生17.61万人,减少13423人。高中阶段教育有较大进展。高中阶段入学率54.3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生4.31万人,比上年增长17.3%;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在校生1.90万人,增长21.6%。全市7所大中专学校在校学生10657人,比上年增加3312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656人,在校生454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20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726人,成人初等学校和乡镇成人文技学校毕业生4.28万人。加强危房改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含职业中学)校舍总面积327.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75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占校舍总面积的4.1%,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5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50个,公共图书馆9个。艺术创作结硕果。在全国第二届戏剧文学奖评奖中,《桃花吟》、《游魂》、《送子观音》、《苦渡》分别获银奖、铜奖和剧本奖;小品《摆位子》获中国剧协举办的“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评选暨“中国剧协百优小品大赛”编剧三等奖;畲族绍鹊苟《封金山城百花开》获省第二届曲艺节金奖;集体舞《手指舞》获省第三届专业舞蹈比赛银奖。全省第三届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获金牌3枚、银牌6枚和铜牌10枚。年末全市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调频发射机15座18.52千瓦,广播人口覆盖率91.4%。电视台1座2套,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7座2.63千瓦,卫星地面站1319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6.7%,有线电视用户34.28万户。宁德人民广播电台2002年8月1日正式开播,全天播音18小时,各项设备达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节目录、编、审、管、播整个过程自动化、无带化、数字化。宁德人民广播电台的建立标志着我市声、屏、报三位一体宣传格局的形成。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14个,其中医院26个,卫生院114个,预防保健机构20个,门诊部及诊所554个。年末卫生机构病床位634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位5217张。全市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237人,其中医生3316人,护师、护士2451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92.3%,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004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了市老年人运动会,各行业、各系统千人以上运动员参加;参加省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获得乒乓球团体第一名;参加省第十二届运动会18个项目的比赛,获得28枚金牌、28.5枚银牌和43枚铜牌,实现了预期目标。我市输送的运动员高传伟在英国拉各斯举办的帆板竞赛板世界锦标赛中获冠军。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普及。全市拥有大型场馆3个,全民健身工程16个,青少年活动中心2个,妇女儿童健身乐园9个,老年活动中心28个,业余少年体校10所,训练基地5个,项目运动队20个。
十一、环境保护
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控制在优良等级,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达到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交溪各监测断面100%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霍童溪和古田溪各断面100%达到Ⅱ类标准以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定目标内,但噪声污染有所反弹。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无证经营矿山开采和养殖场所,确保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面积29.82平方公里;环境噪音达标区10个,面积10.63平方公里。环境监测手段进一步完善,实现了空气质量周报。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有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0个,面积13万公顷,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编制完成了生态环境规划纲要。设立了“365网新闻_365防伪查询系统_日博365邮箱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这是我国沿海地区第一个由地方政府批准建立的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重点保护特色水产和滨海旅游资源。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报,年末全市总人口325.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4万人。据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7‰,死亡率为5.7‰,自然增长率为6.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5元,比上年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人均消费支出4991元,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3087元,比上年增长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6%;人均生活费支出2081元,增长3.7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人均住房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30.32平方米和26.36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6.3%和51.0%,分别比上年降低0.1和1.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造福工程”和滑坡险情村搬迁1260户、5008人。
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年末全市有11.09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12.78万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为3.22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养老金;有12.18万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5.47万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全年支付工伤金108.19万元;有5.23万名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为440名生育对象支付生育金115.62万元。年末全市城镇老年福利机构9个,床位4443张;农村老年福利机构108个,床位1242张。全市共有社区服务中心42个。全市城市有1.93万人、农村有1.28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国家和省统计局规定,2002年起规模以下工业产值数据由原全面统计数据改为采用抽样调查数据,并相应调整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比例关系(如公报中的三次产业结构、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公报中的上述指标均为调整后的数据,指标增长速度按调整后的可比口径计算。
附表一:
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全市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1 99.7 100.5
消费品价格指数 99.0 99.0 99.0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4.3 102.6 105.8
食 品 100.3 100.7 99.9
粮 食 97.4 97.9 96.4
肉禽及其制品 98.7 96.5 100.1
蛋 104.2 104.2 103.9
水产品 99.4 102.3 95.6
鲜菜 109.6 106.6 117.9
在外用餐 97.3 93.6 100.3
烟酒及用品 99.8 102.0 98.1
衣着 98.6 98.1 98.8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96.7 94.7 99.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99.0 97.9 99.9
交通和通讯 98.5 101.2 96.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6.2 102.3 109.5
居住 97.6 95.9 99.2
附表二:
主要农产品产量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88.61万吨 -6.4
#稻 谷 68.81万吨 -6.9
油 料 5786吨 5.2
#花 生 4098吨 13.2
油菜籽 1567吨 -10.6
甘 蔗 6.66万吨 -2.1
烟 叶 64吨 -23.8
茉莉花 2590吨 -1.0
食用菌 8.09万吨 7.6
茶 叶 4.55万吨 3.4
蔬 菜 85.83万吨 11.1
水 果 20.05万吨 8.9
肉 类 7.79万吨 7.7
#猪 肉 6.60万吨 9.3
牛 奶 2154吨 -4.6
禽 蛋 1.78万吨 -4.7
肉猪出栏数 87.84万头 1.5
猪年末存栏数 65.69万头 3.2
牛年末存栏数 3.60万头 -2.4
羊年末存栏数 12.32万头 6.3
家禽年末数 499.46万只 -1.2
水产品 72.89万吨 1.5
附表三: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配混合饲料 1.75万吨 360.6
水产加工品 5300吨 86.1
罐 头 694吨 -27.4
精制茶叶 2087吨 -9.9
服 装 129.75万件 34.1
化学农药 594吨 16.7
化学原料药 405吨 25.0
氯酸钾 3.29万吨 70.8
花岗石板材 1196.3万平方米 38.6
工业陶瓷 1.33万吨 2.7
铁合金 1.48万吨 19.1
泵 345.64万台 34.5
铸 件 4.63万吨 44.6
交流电动机 139.19万千瓦 28.0
发电量 19.56亿千瓦时 -5.7
化油器 382万台 71.2
工艺美术制品 6771万元 4.4
注:此表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